温江花木业正在发生何种变化?
今年春季,全国多个苗乡行情出现回暖,西南苗木重地四川温江也未令人失望:温江区花卉园林局数据显示,今春该区花木销量同比增幅在10%至15%之间。“最近,每天开具检疫证明的苗木超过150车,还不包括一些省内短途销售的订单。”温江花卉园林局产业发展科科长李贵清告诉记者。
不久前,当记者来到这位于天府之国的花木之乡时,深深感受到为应对持续低迷的行情,这里从政府主管部门、行业协会到苗木企业、经纪人和苗农的调整与改变。但与此同时,温江花木业者对产品品质、创新意识和服务水平的坚持始终未变,奉若圭臬。
政府:三个方向
汽车行驶在温江,几乎不超过5分钟就能看到苗木基地。苗圃面积或大或小,栽植品种有多有少,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,就是相比全国大多数苗乡,其产品品质普遍要高出一截。
“30多年的发展历程,不仅使温江花木面积达到20万亩的规模,也让上至大型企业下至普通苗农,都具有专业的生产水平以及严苛的质量要求。”温江区花卉园林局局长胡迎春告诉记者,目前该区虽已成为我国西部地区花木产业的领头羊,但行业整体低迷的大背景让他们不敢丝毫放松。为此,政府部门将在三个方面做出努力。
首先是搭乘“一带一路”快车,将蓉欧快铁这条生命线的作用发挥到极致。胡迎春说:“不久前,首批温江花木已由蓉欧快铁发往荷兰帝尔港,用时仅13天,比海运快出近一倍。” 为尽快把温江建设成为国际花木产业基地,出口苗木基地的隔离区也将随后建设。
其次是打造综合交易平台。温江花木虽然在全国苗市的地位举足轻重,但一直没有一个集花木展示、交易、研发、办公于一体的平台。为此,该区已在北部生态区规划出一块2平方公里的土地,用来建设“中国西部园林艺术城”。对于这个平台胡迎春认为,它会将花木产业、电子商务和物流紧密联系在一起。
第三是继续深耕三产,让苗木与休闲旅游紧密结合。据李贵清介绍,温江区现在正努力将乡道串联成一个长66公里的旅游环线。“我们把所有特色产业集散地如苗木、兰花、编艺、盆景等特色村,像用项链串宝石一样连接起来。在打通道路的同时,配套建立驿站、休闲区、自行车租赁点等设施,吸引游人,带动消费。”他说,最终大约160平方公里的产业基地将成为一个大公园。具体扶持政策是大项目配套土地,小项目资金支持,让园区成为景区。
如今的温江区花卉园林局已是第四届领导班子,虽然每一届的工作重点不同,但不变的是执政者对花木产业的重视以及实实在在的付出。
协会:成效初显
在温江区花卉协会会长曾建伟看来,20年前温江的花木产业是以绿化为主,各家各户从花园种花卉、做盆景、养兰花起步,之后随着城市建设和房地产的兴起向园林转变。如今,敏锐的温江花木业者又将发展重点转向园艺,花园的概念愈发清晰起来。“这种改变在两三年前就开始了,现在已能看到一些效果。”他说,协会从中扮演了引导、协调和促沟通的角色。
从产业结构分析,温江花木业者中农户占70%左右,园林企业占15%至20%,另外10%至15%是外来投资者。曾建伟认为,这两年的行业低潮,挤压的主要是外来投机者和一些激进的园林企业,他们或减少产量或直接退场,而生产优质产品的农户和企业,其发展是比较健康的。
“今春温江胸径8厘米的桂花价格已达到450元左右,不少苗圃卖断了货,说明去库存的效果不错。”曾建伟说,从全国看,今春不少苗乡出现回暖,但有些属于“回光返照”,因为他们缺乏整体的产业基础。温江背靠成都这个未来的国家中心城市,有巨大的绿化需求支撑;同时,多年来苗木生产与乡村旅游结合的发展方式,也让温江成为成都的后花园。温江花协的很多会员就在一三产业的联动上积极尝试,“即使苗圃不卖苗子改建花园,温江的苗圃也更漂亮,愿意来玩的人也更多。”他说,所以温江花木业的可塑性很强,而这些又基于多年的积累与沉淀。
经纪人:竞争加剧
作为2011年度全国十大苗木经纪人之一,今年入行整10年的张强见到记者时刚刚结束应酬,喝了不少酒的他依然意识清晰,逻辑缜密。谈起现在的行情与自己的生意,他的话语和眼神中表现出有些无奈,因为确实比前几年难做太多。
“2007年我刚开始做经纪人时,无论9米、13米还是17米长的车,一车苗挣3000元轻轻松松,还都是现金交易。现在一车苗想赚2000元,得付出过去几倍的努力。”张强告诉记者,如今他做经纪人的状态是,接一个单子整体肯定是要有赚头才会做,可是在这个单子里,有几个品种可能是不赚钱甚至是赔钱的。“客户是我的财神,我必须先让客户能赚到钱,我才能赚到钱。”他说。
对于维护老客户,张强的做法是在价格和能力上体现自己的价值:价格上要薄利,就像他的公司名称“薄利园林”一样;能力则需要持续扩充自己的信息资源,通过不断的走访询价,发现更多更具性价比的苗木。“以前能给客户什么服务,现在也要一样,并且要更好。不能因为和客户熟了就降低对服务的要求。”
最难的是开发新客户。“老客户看你的价格高,会听你解释原因,新客户直接就走人了。”张强说,现在接触100个新客户能和一个做成生意就不错。所以,当有朋友介绍客户时,他的报价不会是直接报某个确定的数字,而是一个区间,如胸径15厘米的香樟不能报500元,而是400元至600元之间,然后根据客户对苗木品质、类型、产地等因素的不同而有高低。
从业10年,张强感慨自己现在经验多了些,城府也深了些,“如今新人入行很难,70%以上的新苗木经纪人坚持不下来。”对于目前大热的贵州市场,张强提醒道:“虽然充满机会,但一定要小心谨慎,否则会让你终生遗憾。”他说,例如你现在有5000万元的资产,很可能因为一个工程倾家荡产。
特色产业瞄准终端
编艺和兰花是温江花木产业中的特色,其相关产品在全国范围都处于“领导地位”。当记者来编艺村和兰花交易市场时,所见所闻反映出从业者对终端市场的重视,不少人已经采取了具体行动。
位于温江区西北部的寿安镇天星村是全国知名的编艺村,也是紫薇花瓶、福寿字造型树等产品的发源地之一。天星花木编艺合作社理事长刘纪东带领记者在村中参观时表示,这里的编艺从上世纪90年代就已形成产业,目前核心区面积达1600亩,辐射地区约3600亩,“近来成立的合作社目前有社员38家,不少是村里从事编艺多年的老手艺人。”他说。
谈到近几年的变化刘纪东带记者来到一片基地,这里的紫薇花瓶规格普遍不大,最高不过1.2米。“这是专门为家庭园艺生产的,1.2米高的单层玉净瓶售价约2000元,80厘米高的1200元,60厘米高的仅1000元,消费者很容易接受。”他说。往旁边看,一些用紫薇树干编成的寿字、福字高度也都在1米以下,有篆体、简体、甲骨文等字体,刘纪东表示,根据树干粗细不同价格在1000元至3000元之间。
“以前我们做编艺,瞄准的市场多为绿化工程,或者是有钱的大户人家,一个作品动辄上万元。现在家庭园艺市场崛起,物美价廉的小型产品效益越来越凸显。”刘纪东说。
兰花:
温江兰花交易市场面积不大,只有几百米长的一条街,但每到周日的兰花交易日,会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兰人。一天下来,成交额在200万元左右,高峰时达500万元。记者赶到这里时不是周日,街上没什么人,温江兰花协会会长骆歧成正和几个朋友在店里喝茶。
“别看现在街上冷清,只有几十个固定摊位,周日可是人挨人人挤人,摩肩接踵。”骆歧成告诉记者,作为全国最重要的兰花市场之一,这里一年的兰花交易额达六七亿元。大部分本地卖家都没有固定摊位,带着兰花在路边摆地摊。带的货也不多,因为自己的基地就在附近,如果买家有兴趣就直接到棚里看苗。目前温江有兰花生产者500多户,总面积1200余亩,有一二十亩兰花大棚的很常见。
在骆歧成看来,最近温江兰花产业有两大改变,一是商品兰比例增加,二是网上交易火暴。“以前我们卖兰花,都是几千上万甚至十几万一株,现在几十几百元的占比很大,甚至一二十元一株的也有不少。例如10元一株的‘雪兰’、30元一株的‘朱砂’,很受普通市民欢迎。”他说。
同时,温江兰花的网络交易目前已占整体交易的80%左右。“我们在中国兰花交易网上都是实名交易,无理由退货,买卖非常顺畅。”骆歧成说,现在物流很方便,国内一个订单运费不超过30元,保证没有损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