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木盆景街满目春光 张阳花木早逢春
来源:无锡新传媒网
春暖花开,进入阳羡生态风景区,第一个村叫张阳村。这个美丽的村庄,遍布着大大小小的盆景园。村中有一条大路,竖着一块牌子,名叫“花木盆景街”。外面一圈整齐的篱笆,里面是各种千奇百怪的树桩盆景,一栋栋农宅掩映其间,不时有游客停车驻足拍照,仿佛置身于优美的风景画中。走进一个满目春光的盆景园,主人名叫吕志纯,今年67岁,身子硬朗。看到有客上门,老人放下手中的活,热情地上来打招呼。这个盆景园占地20亩,有紫薇、榔榆、三角枫等60多个品种。小的不过数寸,大的一人抱不过来。老吕说,栽种盆景看起来很简单,其实是一门深奥的技术活。刚运来时是一段段光秃秃的木桩,要经过多年精心栽培才能成型。在老人的园中,年代最长的一株红花檵木,有2米多高,整整培育了50年!
一株盆景能卖多少钱?老吕讲了村里刚发生的一个故事:几位村民几年前合资60多万元购回3棵大树,上个月被一位外地客户买走,价格近200万元。即便一盆小小的五针松,售价都要上万元,因为其中灌注了农户多年的心血。客户来自东北、山东、云南等全国各地,都是慕名开车前来采购,村民不需要出门“吆喝”。
张阳村的花木产业是如何发展起来的?村书记李上彬说,上世纪70年代,该村还是“靠山吃山”,村民收入主要来自10多个矿山宕口。后来,地处张阳村的张公洞等风景区成为旅游热点,个别有经济头脑的村民上山挖来木桩,制成一个个“小盆景”,很受游客青睐,但属于“小打小闹”,没有形成一定规模。2003年宜兴对矿山实行整治,村里关闭了所有宕口,转型发展成为农村的新潮,花木产业顺势发展,迎来了一个朝气蓬勃的春天。现在,全村有半数村民家庭参与其中。
“张阳村花木产业的发展,离不开合作社的功劳。”李上彬说,村里组织农户成立了一个专业合作社,入社农户780多人,建起了红豆杉、樱花、紫薇和红枫四大苗木基地。通过采购苗木、培育服务、收购销售、分配盈利等“四个统一”,使农户从单枪匹马变为抱团出击,提高了市场竞争力。从单一的树桩盆景,发展到花卉苗木种植、市政总承包等。村里每年还请来南农大的专家,组织社员开展培训,现在村里的农户个个都是“园艺师”。去年合作社销售超过1亿元,社员人均增收7万元,花木盆景成了村民的“摇钱树”。
过去开山采矿,让张阳村人尝尽了“苦头”:村里处处尘土飞扬,白天窗户都不敢开,道路被运输车压得支离破碎。如今发展绿色产业,小山村又恢复了美丽的容貌。村干部吕岳良带着记者在村里转了一圈,10平方公里的区域,几乎没有一寸空余的土地,处处种上了各种花卉苗木。一个个废弃矿山宕口,变成了生机勃勃的苗木园。村里形成了苗木、茶叶、青梅、板栗等六大特色基地,总面积超过5000亩。
吕岳良说,村里先后投入4000多万元开展美丽乡村建设,17个村民小组全部完成了环境整治,建立了保洁队伍。一条条泥土小路变成了宽阔的水泥路,一个个臭水塘被改造成清澈的池塘,一片片废弃荒地上建起了文体活动广场……环境变美了,村民的文明素质也提高了。他们自觉改掉了乱倒垃圾等陋习,就怕破坏了身边美丽的生态环境。
当下,张阳村正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,重点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和旅游观光业。村里集中了张公洞、玉女山庄等几个旅游景点,城里游客游览景区后,来尝尝土菜、逛逛村落,家前屋后满眼好风景。村里的农家乐饭店已有近30家,去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2.3万元。流泉绕村郭,绿树掩碧瓦,竹影婆娑满目青黛,庭院人家花木扶疏……这个美丽山村的生态环境令人心旷神怡。“生态环境就是我们最大的财富!”一位村民自豪地说:“这里水好空气好,城里人来了都不愿意走,这些年村里没有一户村民搬家进城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