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都:公务商务会议刮起节俭风 鲜花市场遇冷
来源:花木网
由于公务商务会议刮起节俭风,今年1月开始,成都的鲜花市场遭遇了“寒冬”。花商倒苦水:现在开会庆典都不爱摆花了,需求就突然下降了,这类花甚至销不到往年的一半。
昨日上午,成都市民马丽丽到高新区一家花店取定制的花束,一进门,花店老板就向她倒苦水:“生意不好做啊!你是我今天的开张生意。”老板透露,最近,花店“大客户”企事业单位的用花量锐减。马丽丽立即联想到,今年公司公共区域里绿色植物全部消失了。
由于公务商务会议刮起节俭风,今年1月开始,成都的鲜花市场遭遇了“寒冬”。连日来,华西都市报记者调查成都各大鲜花批发市场发现,花市生意秋,花商直言“伤不起”,公务、会务用花量减少最明显,以前30元一盆不愁销量的“一品红”,现在8元一盆还卖不脱。
国企和宾馆:会议不用再订花
眼下“春分”都已经过了,但成都的鲜花市场却在“寒冬”的泥潭中无法自拔。
在成都某大型国有企业上班的胡先生,因为分管后勤工作,每逢开会或接待外宾、上级领导视察,总是要和花商打交道。3月底,他所在的部门要筹办一年一度的职工大会,往年这个时候,胡先生都会列出两三种用花清单,供领导选择。
“选哪种花,定多少,如何摆放?往年这些都要请示领导,有要求的。”胡先生说,但今年领导却指示一切从简,将鲜花、展板、红地毯全都取消。“这样下来,我就专心准备会议本身的内容,轻松了不少。”胡先生说,减少鲜花确实节约了一笔开支。
“目前各类会议,确实都有很大改变。”对于这种改变,成都大成宾馆负责人李经理说,今年开始,他们宾馆承办的企事业单位的各类会议基本都走“从简”路线,以前要摆放的鲜花、水果以及瓶装水,现在都要求“不摆了”。
花商倒苦水:花儿谢了卖不脱
胡先生单位省下的这笔开支,正是花商们巴望的进账。会务用花取消以后,花商们的利润也受到了影响。
2009年,陈女士在成都沙西线的金林湾花卉市场内开起了一家盆花销售店。“往年这个时候都要忙死了,现在却闲得耍起。”昨日下午3点,陈女士坐在自己的店铺里,感慨生意大不如前。
“滞销最严重的,就是常见的公务会议用花。”陈女士指着地上摆满的红色“一品红”、“凤梨”、“鸿运当头”等盆花说,每年春节前会议多,盆花销量很好,但是今年初“大单”客户们连一个电话也没有打进来,而这类盆花零售单卖,一天卖不出10盆,根本赚不了钱。
陈女士的花店里,不少“一品红”已经开败了,花瓣纷纷掉落一地,叶子也渐渐枯萎。“花这东西不像别的,卖不出去就都蔫了,有时一天就要丢近万盆,亏惨了。”陈女士搬起一盆已经枯萎的“一品红”丢在墙边说,“等顾客上门,真的是等得花儿都谢了。”
花市生意秋:花铺挂起转让牌
鲜花愁买主的,绝不仅是陈女士一家。金林湾花卉市场内,记者看到去年30元一盆的“鸿运当头”,卖价8元一盆都无人问津。
“今年鲜花生意,至少萎缩了三分之二。”“诗雨花卉”花店的老板石艳,在自己铺面门口挂起了转让的牌子。去年这个时候,她店里的盆花早就卖得差不多,而她已订好机票准备甩手去旅游了。今年,她却不得不守在这里“讨生活”。
但即便不去耍假,天天守着花店,石艳一天也卖不出去几盆花。无奈之下,她只好转让铺子,设在西昌的“一品红”苗圃也一同转让。“现在生意不好,谁又来接嘛?”
望着其他几家也挂出转让牌的店铺,石艳说,金林湾的很多花商不仅有铺子,还在西昌有自己的苗圃。苗圃里种下的“一品红”,不是说换就能换。“产业转型慢,难抽身,前期投入大,损失也就越大。”
对策
花商:改卖家庭观赏花
“现在社会上都提倡‘勤俭节约’的风气,大家风气一转,开会庆典都不爱摆花了,需求就突然下降了,这类花甚至销不到往年的一半。”昨日,成都锦江区(微博)某花店老板费女士这样分析市场遇冷的原因。
记者看到,在费女士花店里,以往放在门口的“一品红”、“凤梨”等盆花,已经挪至店内。家用的观赏类植物“白掌”、“绿萝”等,则摆在店门前重点推荐。
费女士的店铺临近住宅小区,顾客大多以居民为主。她说,这类花今年未受到影响,需求不但没有减少,还略有上升。“我觉得大家(花商)可以改变供应种类,重新赢回市场。”
青石桥一家连锁花坊工作人员叶青说,花店业务针对政府、公司、酒店的业务占了50%左右,现在这部分受到影响,会议订花基本为零。如何扩展业务已经成为了公司每周例会的重要议程。“我们正在制定具体方案,肯定要进行自救才行。”
花卉协会零售业分会长:
花商将重新洗牌
四川省花卉协会零售业花艺分会会长马力为说,去年底开始倡导节俭风以来,很多花商开始迷茫。“总体来说,今年的鲜花零售销量至少要比往年少了1/3。”
一般花店依靠会议庆典用花、机关酒店日常用花、市民平时消费及红白喜事用花,成都很多花卉企业的销量大部分依靠企事业单位的用花,有的甚至占总销售量的50%以上。
“这部分量大利润大,而且是稳定的销售量。”马力为说,缺少了保底消费,只有随机性业务,使得很多花店难以为继。
“依赖会议的花店经营是畸形的、粗放的。”马力为认为,花市的“寒冬”正是对零售花产业升级换代的好时机,也是花商重新洗牌的一个机会。“现在零售业的产业附加值少,大家都以低价竞争,这并不利于零售花产业发展。”
马力为说,协会计划创造产品附加值,打造量少但精品的花卉。同时,为了提高市民对花卉的需求,还会启动花艺进社区活动,推广插花艺术。另外,成都已经是“中国婚庆第3城”,婚庆行业用花量可观,这方面还能够拓展销量。
专家:提高服务抢市场
四川省营销学会副秘书长刘江分析,花市的“寒冬”还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,这就像餐饮企业正在经历的“寒冬”一样。但不同的是,吃饭是刚需,需求量本就大,而花卉的刚需比例小,更容易被舍弃。“可以预见的是,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,没有竞争力的企业将被淘汰。”
他建议,企业可以降低价格,刺激新的企事业单位消费的同时,也刺激家庭消费,扩展市场,敏锐把握变化,在形势不好的基础上,提高服务留住现有客户。
如何抢占零售市场的份额?刘江说,行业可以联合起来搞主题活动,刺激和带动市民的买花需求。现在生活条件好了,每个家庭都有买花养花摆花插花的需求,问题是怎么通过宣传推广让家庭转换观念,定期消费花卉产品。他建议,对长期的家庭客户,可以提供上门送花,定期绿植保养,每周统一更换,花费每月一结等服务。“这样既可以形成稳定市场,抗风险能力也强。”
记者手记
鲜花市场需刮骨疗伤
春天里,花儿还没有实现自身的价值,就错过了最好的年华,不禁让人惋惜。更让人惋惜的是,很多成都的鲜花零售企业如同那些花儿一样,面临枯萎的风险。2013年,面对成都鲜花零售行业的寒冬,企业必须改变才能先抓住机遇,才能不被拍死在沙滩上。如同马会长说的,阵痛过后,必然是产业的升级。